古镜歌三首 其二
谁云古镜无样度,古人出入何门户?
门户君看不见时,即此为君全显露。
全显露(《大正藏》本无此三字),与汝一生终保护。
若遇知音请益来,逢人不得轻分付。
但任作见面,不须生怕怖。
看取当时演若多,直至如今成错误。
如今不省影分明,还是当时同一顾。
同一顾,苦苦苦!
门户君看不见时,即此为君全显露。
全显露(《大正藏》本无此三字),与汝一生终保护。
若遇知音请益来,逢人不得轻分付。
但任作见面,不须生怕怖。
看取当时演若多,直至如今成错误。
如今不省影分明,还是当时同一顾。
同一顾,苦苦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在讲一面古镜,其实是用镜子比喻人的本心和智慧。它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探讨了深刻的哲学问题。
第一段用"古镜"比喻人本有的智慧。诗人反问:谁说古镜没有标准?古人用它照见自己时,是从哪里进入这个智慧的?(这里的"门户"可以理解为领悟智慧的门径)接着点破:当你找不到这个门径时,当下这个困惑的状态本身就是通向智慧的大门。
第二段强调这种智慧会终生保护我们,但要谨慎传授——只有遇到真正想学习的人才能分享,不能随便告诉别人。这里暗指真正的智慧需要缘分和准备,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理解。
第三段用"演若多"的典故(佛教故事中照镜认错自己头的人)说明:人们常常像故事里那样,因为过度执着表象而犯错。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看不清真相,就像当年演若多犯的同样错误。
最后重复"同一顾"和"苦苦苦",指出人们总是用同样的错误方式看待问题,结果只能不断重复痛苦。全诗在用镜子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但人们常常因为执着表象而错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