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懒散成何事,萧萧江上村。
学惟从我好,贫不向人言。
山静风归竹,帘疏月到门。
有怀难假寐,竟夕向青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懒散闲适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懒散成何事,萧萧江上村"直接点明主题:在这个江边的小村庄里,懒散反而成了生活的常态。这里的"懒散"不是贬义,而是一种远离尘嚣、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

三四句"学惟从我好,贫不向人言"展现了诗人的处世态度:学习只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即使贫穷也不向他人诉苦。这体现了诗人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性格特点。

五六句"山静风归竹,帘疏月到门"是诗中最美的画面:宁静的山林中,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声;透过稀疏的门帘,月光直接照进屋里。这两句用自然景物烘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最后两句"有怀难假寐,竟夕向青樽"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愁绪:虽然生活闲适,但心中仍有难以排遣的思绪,只好整夜借酒消愁。这里的"青樽"指酒杯,暗示诗人虽然享受田园生活,但内心并非完全无忧无虑。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不慕荣华的生活态度。诗中既有闲适自得的满足感,也暗含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孤独感,真实地反映了古代文人隐居田园时复杂的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