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燕山帅幕家侄季高一首

畴昔江湖自在身,而今骑马犯边尘。宁无楚尾吴头梦,历遍燕南赵北春。

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屈州抑县不伸里,老此嵚嵚可笑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长辈写给在边疆从军的侄子的家书,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人生状态,充满长辈的牵挂与自嘲。

前四句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诗人回忆侄子从前在江南水乡(楚尾吴头指长江中下游)自由自在的生活,如今却骑马奔波在北方边境(燕山、燕赵指华北)。"犯边尘"既写实又带心疼——边疆风沙大,暗示军旅艰辛。"宁无...历遍"两句说:你难道不会怀念江南的温柔梦乡吗?可现实是你已经走遍北方度过了整个春天。

中间两句是"青年与老年"的对比:诗人欣慰于侄子这样的壮士终能施展抱负("遇"指机遇),转而自嘲:像我这样的老头子,晚年还能依靠谁呢?"似渠""如我"的措辞亲切得像拉家常。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说自己蜷缩在小地方(屈州抑县不伸里,可能是虚构的地名,强调憋屈感),像个固执又可笑的老顽固("嵚嵚"形容山势高耸,这里比喻性格倔强)。这看似自嘲,实则暗含深意——长辈用自贬的方式告诉晚辈:我虽然老了没出息,但完全理解并支持你闯荡的人生选择。

全诗妙在将家书的温情藏在豪放诗句里。没有直接说"我想你""照顾好自己",而是通过江南与塞北、青春与白发的时空碰撞,把牵挂、骄傲、孤独、理解都揉进了字里行间。特别是最后突然把话题转向自己,既是长辈的体贴(不过度给晚辈压力),也是过来人的智慧(用自己的人生遗憾反衬侄子的可贵选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