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赏月的精致画面,充满轻盈灵动的美感。
前两句"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像电影开场:在皇家园林的太液池畔,人们正在赏月。温柔的晚风吹拂着古老的树枝,"万年枝"既指年代久远的树木,也暗喻皇室的永恒。这里用"好风"而不是"大风",突出风的舒适宜人。
后两句"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最有趣。诗人把月亮比作谁家打开的玉首饰盒里的一面新镜子,只露出一点点清冷的光亮。"些子儿"是口语化的表达,意思是"一点点",让诗句顿时活泼起来。这种把月亮比作日常用品的写法,既新颖又亲切。
全诗妙在: 1. 用"玉匣""新镜"这样精致的比喻,把月光写得既珍贵又清新 2. "些子儿"的口语化表达打破了宫廷诗的庄重感 3. 通过风吹树枝、月光微露的细节,营造出静谧优美的意境 4. 明明是应制诗(奉命而作),却写得自然生动,没有刻意讨好之感
诗人用最简练的文字,把宫廷赏月这个寻常主题写出了新意,让人仿佛能看到月光在树叶间闪烁的动人画面。
卢多逊
卢多逊(934年―985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北宋宰相。后周显德初年进士,历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北宋建立后,历任祠部员外郎、权知贡举、兵部郎中、知太原行府事、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平章事、兵部尚书等职。后因罪流放至崖州,雍熙二年(985年),卢多逊在流所去世,终年五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