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

断简残编迹可寻,诸贤兴复不关心。
未应全罪王夷甫,一任神州自陆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东晋,实则借古讽今,暗含对南宋偏安政权的批判。

前两句"断简残编迹可寻,诸贤兴复不关心"说:虽然东晋的历史记载残缺不全,但仍能看出当时的所谓"名士"们对收复中原漠不关心。这里的"诸贤"其实是反讽,指那些只顾清谈、不管国家危亡的士大夫。

后两句"未应全罪王夷甫,一任神州自陆沈"笔锋一转:不能把中原沦陷的责任全推给王衍(西晋清谈领袖),整个士大夫阶层放任神州陆沉都有责任。诗人用"一任"二字,尖锐指出当时整个统治集团的集体失职。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借东晋故事,暗指南宋同样面临外族威胁却苟且偷安 2. 用反讽手法,表面称"诸贤",实则批判尸位素餐之辈 3. 最后两句的转折尤其有力,指出亡国之祸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这种借古讽今的写法,既避免了直接批评当朝的政治风险,又深刻揭示了国家危亡时统治集团的集体堕落,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