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湘妃庙

焚香展敬湘妃庙,千古荒凉枕碧流。
擎日古松皆错落,空山遗像自潇飕。
苍梧道远心长苦,斑竹丛中湿未收。
留得万年香火在,落花啼鸟自春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湘妃庙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传说的交织,表达了对湘妃忠贞爱情的敬仰,以及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两句写诗人虔诚地焚香祭拜湘妃庙,但庙宇已荒凉破败,静静地躺在碧水旁。"千古荒凉"暗示了时间的久远,庙宇虽在,却已无人问津。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烘托氛围:古松枝干交错,仿佛要托住太阳;空山中湘妃的塑像独自承受着风雨。这里用"苍梧道远"暗指舜帝南巡的遥远路途,湘妃心中充满思念之苦;而斑竹上的泪痕至今未干,象征着她们永恒的哀伤。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崇高的意境。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虽然香火延续万年,但自然界的落花啼鸟依然按自己的规律更替。这里用永恒的香火与变幻的自然形成对比,暗示无论人间如何纪念,时间终究会带走一切,唯有自然永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