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忆中那些温暖而充满诗意的片段。
前两句"故国悠悠雪外城,南山应复见高棱"写的是对远方故乡的想象:故乡在遥远的雪域之外,那里的南山应该依然巍峨耸立。这里的"雪外城"给人一种遥远而清冷的感觉,而"南山高棱"则让人联想到故乡熟悉的地标。
后两句"向来梅柳春亭月,曾傍诗书夜按灯"转入对往事的回忆:曾经在故乡,梅花柳树环绕的春亭里赏月,在灯下苦读诗书的夜晚。这两个画面一外一内,一动一静,都是游子心中最珍贵的记忆。"夜按灯"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诗人当年挑灯夜读的身影。
整首诗用简洁的画面,把对故乡的思念和往事的回忆融合在一起。没有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场景,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沉的乡愁。诗中"雪外城"的遥远与"春亭月"的温暖形成对比,更突出了思念之情。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