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太子

意气宁知错感人,姬丹秘计谩危亲。
亡燕拜送于期首,政使荆卿趣帝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燕太子丹策划刺杀秦王的故事,用现代视角可以这样解读:

第一句"意气宁知错感人"说太子丹凭一腔热血行事,误以为自己的悲情能感动他人(比如让荆轲为他卖命),却没意识到这种冲动会带来恶果。就像现在有些人做事只图一时痛快,不考虑后果。

第二句"姬丹秘计谩危亲"批评太子丹的刺杀计划(派荆轲刺秦)不仅冒险,还会连累整个燕国。就像有人为报仇偷偷策划危险行动,结果可能害了全家。

第三句"亡燕拜送于期首"用具体场景讽刺:燕国都要灭亡了,太子丹还恭敬地捧着叛将樊於期的人头(作为取信秦王的礼物)。这就像公司快倒闭了,老板还在做表面功夫。

最后"政使荆卿趣帝秦"是辛辣的反讽:本来想阻止秦国称帝,结果刺杀失败反而加速了秦统一天下。好比有人想阻止坏事发生,却因方法错误让坏事来得更快。

全诗精髓在于揭示"好心办坏事"的教训:充满正义感的复仇计划,由于考虑不周、方式错误,最终适得其反。就像生活中很多人怀着良好初衷,却因冲动或欠考虑,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诗人用历史故事提醒我们:解决问题不能光靠热血,更需要智慧和全局观。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