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乐府(七时韦太后归慈宁宫)
天意回,皇母归。
戢烽燧,敞宫闱,朝阳赫奕明鞠衣。
惟皇之孝,惟母之慈。
陈仙仗,荐寿卮。
从之冢后与庶妃,奏之九成与咸池。
沓珍瑞,骈福祺,山陬水裔咸熙熙。
惟天之象,与帝之宜。
千万年,无穷期⑴。
戢烽燧,敞宫闱,朝阳赫奕明鞠衣。
惟皇之孝,惟母之慈。
陈仙仗,荐寿卮。
从之冢后与庶妃,奏之九成与咸池。
沓珍瑞,骈福祺,山陬水裔咸熙熙。
惟天之象,与帝之宜。
千万年,无穷期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的是南宋时期韦太后(宋高宗的生母)从金国回到皇宫的盛大场景,充满了喜庆和赞美的情感。
主题分析: 1. 团圆与和平:开篇“天意回,皇母归”直接点明主题——太后归来是天意所向,象征国家团圆。随后“戢烽燧”(停战火)、“敞宫闱”(打开宫门)进一步强调和平的到来。 2. 皇家孝道与母爱:诗中反复提到“皇之孝”“母之慈”,凸显皇室母子情深,同时暗含对统治者德行的歌颂。 3. 庆典的奢华:通过“仙仗”“寿卮”“九成乐”等词,描绘盛大的欢迎仪式,音乐、美酒、珍宝齐聚,展现皇家气派。 4. 吉祥的祝愿:后半部分用“珍瑞”“福祺”等词堆叠吉祥意象,并提到“千万年无穷期”,表达对国运长久的祈愿。
艺术手法: - 画面感强:如“朝阳赫奕明鞠衣”一句,用灿烂的朝阳比喻太后华服的光彩,画面辉煌。 - 节奏欢快:三字句与长句交错(如“陈仙仗,荐寿卮”),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庆典氛围。 - 象征手法:用“山陬水裔咸熙熙”(连偏远地区都欢庆)象征举国同乐,强化太平盛世的主题。
现代解读: 这首诗像一场“古代皇家纪录片”,既有母子重逢的温情(类似久别团聚的感人场景),又有国家庆典的宏大(类似国庆阅兵的仪式感)。诗中反复强调的“孝”“慈”“祥瑞”,实际是借太后归来的事件,宣传皇室权威和天下太平的理念。
核心魅力: 通过密集的吉祥词汇和热烈场面,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和平团圆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容易引发共鸣。
宋翔
建宁建阳人,一作崇安人,字子飞。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簿。受知于张浚,为十客之一。寻差湖南帅司参议官,以朝散大夫致仕。有《梅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