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

面山取势俯山中,亭外安亭自蔽蒙。
眼界己通无碍物,胸中陡觉有真空。
试寻橹响惊时变(自注:洞中事。),却听猿啼与旧同(自注:白猿事。)。
万事须臾成坏里,我来阅世一初终(《咸淳临安志》卷二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冷泉亭静观自然时的感悟,语言平实却充满哲理。

前两句写亭子的位置和构造:亭子建在山腰,俯视山景,亭外还有小亭遮掩,形成一种半隐半现的幽静感。这种设计既隔绝了外界干扰,又保留了观景视野,为后文的思考埋下伏笔。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悟:站在高处视野开阔,所有障碍尽收眼底,内心突然感到空明澄澈。他试图寻找划船声来打破宁静(注:可能指洞中划船的传说),却听到猿猴啼叫,和古时候一样——这里用猿声的永恒反衬人世变迁。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世间万物都在短暂的时间里经历兴衰,而诗人来到这里,仿佛看遍了世界从开始到终结的过程。通过冷泉亭这个观察点,诗人把个人体验升华为对宇宙规律的思考,传递出超脱淡然的人生态度。

全诗妙在将物理空间(亭子)转化为心理空间(悟道之所),用"划船声""猿啼"这些具体声响,让抽象的哲理变得可感可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