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二月十八醉梦得句「楼外江山风月里小栏干消尽英雄泪」有触斯感为倚金缕曲

富贵非吾意,且由他飘飘身世,悠悠天地。
自古清狂能饮酒,间甚人间閒事。
拚十日登高大醉,楼外江山风月里。
小栏干消尽英雄泪,烟柳恨,何时已。
偶然掩卷闲凝睇,忽惊心莺花三月,风云万里。
不合时宜休挂齿,微笑拂衣而起,都道是少年意气。
别具清愁人不解,梦魂中醒也何曾睡。
还咄咄,书空字。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狂放不羁的文人醉后抒怀,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

上片开头就亮明态度:富贵不是我追求的东西。接着用"飘飘身世"形容自己像浮萍般随性的生活状态,用"悠悠天地"展现广阔的胸襟。他说自古以来,真正洒脱的人都能豪饮,何必在意那些世俗琐事。于是决定痛饮十日,登高望远。醉眼朦胧中,看到楼外的江山风月,倚着栏杆时,英雄的泪水都消尽了——这里暗含壮志难酬的感慨。"烟柳恨"指对美好事物易逝的伤感,这种愁绪似乎永无止境。

下片写酒醒后的情景。放下书卷发呆时,突然被三月的莺花惊醒,想到万里之外的风云变幻。"不合时宜"是自嘲之语,说自己总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但只是微笑起身,别人都以为这是少年意气。他有着独特的清愁无人理解,即便在梦中也保持清醒。最后"书空字"的典故,是借古人用手指在空中写字来表达心中郁结。

全词通过醉酒、赏景、抒怀等场景,展现了一个既狂放不羁又内心细腻的文人形象。他看淡功名,追求心灵自由,但骨子里仍存着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语言豪迈中带着婉约,既有"拚十日登高大醉"的豪情,又有"小栏干消尽英雄泪"的柔情,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