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济渎庙》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庙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是怎么描述这个地方的。
第一句“焰焰谢仙火,北风吹欲然”,诗人用火焰的形象比喻庙宇中曾经的辉煌。这里的“谢仙火”可能是指旧日庙宇中香火旺盛的情景,而“北风吹欲然”则描绘了寒风吹拂下,昔日的辉煌似乎快要熄灭了的感觉。
接下来,“重源灵迹在,乔木性天全”,意思是说,尽管时光流逝,但庙宇中依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痕迹,比如那些历经岁月的古木。这些古木的根深深扎进大地,象征着它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坚定不移的生命力。
“殿宇瞻遗构,碑词阅旧镌”则继续描绘庙宇的现状。诗人站在庙宇中,瞻望着那些残存的建筑结构,而那些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后来知有考,凤鸟至何年”,诗人表达了对庙宇历史的一种思考。这里,“后来知有考”可能是指后来的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追寻庙宇的历史,而“凤鸟至何年”则可能是说庙宇中或许曾经有过凤凰来访的神奇传说,这个传说具体是何时发生的已经无从考究了。
整首诗通过对济渎庙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崇敬与感慨。
杨弘道
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