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禁酿)

雕鞍芳径,翠管长亭,春酲不负妍华。几丈闲愁,寄风吹落天涯。深深小帘朱户,是何人、重整香车。愁未醒,记竹西歌吹,柳下人家。眉锁何曾舒展,看行人都是,醉眼横斜。寄语高阳,从今休唤流霞。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清梦远,怕东风、犹在杏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的主题是借"禁酿"(禁止酿酒)来抒发人生苦闷和无奈。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开头用"雕鞍芳径""翠管长亭"这些美好意象,描绘出一个本该纵酒享乐的春日场景,但"春酲(醉酒)不负妍华"却暗示了无法尽兴的遗憾。"几丈闲愁"这个夸张说法,把无形的愁绪写得像能丈量的实物,被风吹到天涯,可见愁绪之深。

"深深小帘朱户"突然转入室内场景,听到外面有人准备香车(可能是去饮酒),更勾起回忆。"竹西歌吹"(扬州著名歌舞地)、"柳下人家"这些往日畅饮的快乐记忆,与现在"愁未醒"形成对比。

下片直接写愁态:"眉锁"一直紧皱,看别人都醉眼朦胧,自己却不能饮。"寄语高阳"是用典(高阳是酒徒的代称),说今后别再劝酒了。表面说禁酿,实际是表达对现实束缚的抗议。

最后笔锋一转,说既然不能喝酒,那就品茶吧。"残春"暗示好时光将尽,而"清梦远"又透露出对自由放纵生活的向往。结尾"怕东风、犹在杏花"很妙,东风和杏花都是春日饮酒的象征,一个"怕"字写出内心挣扎——明明向往,却要强自克制。

全词妙在处处说酒,又处处不说破。通过禁酿这件事,写出了人在现实约束下,对自由快乐的渴望与不得不妥协的矛盾心理。语言上善用对比(记忆中的畅饮vs现实的禁酿)、象征(东风杏花代表诱惑),把这种苦闷写得含蓄又深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