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其二 (戊申)

中年渐厌夕阳多,道路销镕病折磨。
有赋勿烦人作叙,无田不畏吏催科。
酒垆夜月悲燕市,茶灶春风忆赵坡。
懒向尘埃争捷足,枥中閒煞老疲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中年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开头两句"中年渐厌夕阳多,道路销镕病折磨"直白地道出了中年人的疲惫:年纪大了开始讨厌看到夕阳(暗示时日无多),人生路上充满病痛折磨。这是很多中年人都会有的感受。

中间四句写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 "有赋勿烦人作叙":我有才华写文章,但不需要别人来吹捧 - "无田不畏吏催科":虽然穷得没田地,但也不怕官府来催税 - "酒垆夜月悲燕市":晚上在酒馆对着月亮,想起繁华的燕京感到悲伤 - "茶灶春风忆赵坡":春天煮茶时又怀念起故乡赵坡

这些句子展现了作者虽然生活困顿,但保持着自己的尊严,用回忆和独处来抚慰心灵。

最后两句"懒向尘埃争捷足,枥中閒煞老疲骡"是点睛之笔:懒得在尘世中与人争抢,就像马厩里那匹又老又累的骡子,宁愿闲着也不去拼命。这是一种看透世事后选择"躺平"的心态。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真实反映了中年危机,容易引起共鸣 2. 用日常景物(夕阳、酒馆、茶灶)表达深刻情感 3. 在困境中保持幽默自嘲(把自己比作老骡子) 4. 传递出"与其拼命不如看开"的生活智慧

这种在艰难中保持豁达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