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闻游猎诗

虞旗喜旦晴,猎马向山横。
石关鱼贯上,山梁雁翅行。
雪平寻兔迹,林丛听雉声。
马嘶山谷响,弓寒桑柘鸣。
闻弦鸟自落,望火兽空惊。
无风树即正,不冻水还平。
谁知茂陵下,愿入雎阳城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游猎场景的诗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词:

1. 诗词开头:“虞旗喜旦晴,猎马向山横。”描绘了狩猎队伍在清晨阳光下出发的情景。虞旗是古代的一种指挥旗帜,猎马则是狩猎的主要工具。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的狩猎场景之中。

2. “石关鱼贯上,山梁雁翅行。”描绘了猎人们行进中的有序和动态。他们像鱼儿一样依次通过石关,又像大雁一般飞翔过山梁。这样的比喻使得诗歌充满了动感和画面感。

3. “雪平寻兔迹,林丛听雉声。”描述了猎人们在雪地和平原上追踪兔子的情景,以及林丛中传来的野鸡叫声。这样的描绘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机和自然气息。

4. “马嘶山谷响,弓寒桑柘鸣。”描述了马在山谷中的嘶鸣声,以及弓弦在寒冷的天气下发出的声音。这不仅展示了狩猎过程中的紧张气氛,还展示了猎人们的勇敢和技艺。

5. “闻弦鸟自落,望火兽空惊。”描绘了猎人们技艺高超,鸟儿被弦声惊落,野兽被火光惊扰的情景。这进一步强调了猎人们的狩猎技巧和智慧。

6. “无风树即正,不冻水还平。”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和和谐,无风时树木笔直,不冻的水面平静如镜。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的情感。

7. 最后两句,“谁知茂陵下,愿入雎阳城。”可能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狩猎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茂陵和雎阳城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游猎场景,展示了猎人们的技艺和勇气,以及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的狩猎场景之中。同时,诗歌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深入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