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绍兴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暗含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谦逊与自省。
前两句写景:春天百草萌发,田野一片新绿,沈园的杨柳垂下柔嫩的枝条。画面清新明快,充满春天的活力。"又"字暗示诗人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景象,带着熟悉的亲切感。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绍兴的会稽山像一支巨笔,足以写出惊天动地的文章(扛鼎比喻笔力雄健),但自己却没能写出震撼人心的诗篇("掣鲸鱼"比喻写出气势磅礴的作品),为此感到惭愧。这里用夸张的比喻(山如巨笔)和反差手法(自然伟力与个人局限的对比),既赞美了绍兴山水的灵秀,又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追求。
全诗妙在把对春景的喜爱与对创作的思考自然融合,用通俗的比喻让读者既看到美景,又感受到诗人谦虚自勉的心境。最后一句的"愧"不是真的自卑,而是体现了一个创作者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