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楼贤寺
三日游庐南,遍历诸中寺。
虽未造其巅,亦颇称快意。
栖贤剧幽遐,李渤读书地。
五老翼然临,石人(俱峰名。)宛相企。
秋深叶缀红,林密烟含翠。
坐卧云绕衣,溪声裂檐际。
冰霜冷衾裯,钟磬清梦寐。
凌晨礼世尊,一探珠阁秘。
老僧启塔函,示我佛舍利。
玉瓶托金盘,光芒骇魑魅。
日精与月华,不可以思议。
膜拜袒右肩,白椎参妙义。
我抱禽向情,未脱周何累。
每耽方外游,依依不能置。
何时遂初心,料理出世事。
作佛似可图,勇迈何骠骑。
虽未造其巅,亦颇称快意。
栖贤剧幽遐,李渤读书地。
五老翼然临,石人(俱峰名。)宛相企。
秋深叶缀红,林密烟含翠。
坐卧云绕衣,溪声裂檐际。
冰霜冷衾裯,钟磬清梦寐。
凌晨礼世尊,一探珠阁秘。
老僧启塔函,示我佛舍利。
玉瓶托金盘,光芒骇魑魅。
日精与月华,不可以思议。
膜拜袒右肩,白椎参妙义。
我抱禽向情,未脱周何累。
每耽方外游,依依不能置。
何时遂初心,料理出世事。
作佛似可图,勇迈何骠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庐山南麓的楼贤寺游玩三天的所见所感,充满对自然美景和佛门清净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游山见闻(开头到"溪声裂檐际")
作者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庐山景色:五老峰像翅膀一样展开,石人峰仿佛在招手,深秋红叶与翠绿山林相映成趣。最妙的是"坐卧云绕衣",云雾像衣服一样缠绕着人,溪水声仿佛要冲破屋檐,这些比喻让读者身临其境。
2. 寺中体验("冰霜冷衾裯"到"光芒骇魑魅")
写住在寺庙的真切感受:被子冷得像冰霜,但钟磬声让梦境特别清净。第二天参观佛塔时,老和尚展示的佛舍利在玉瓶金盘中闪闪发光,连鬼怪都会被吓到,这种神圣感让作者震撼。
3. 内心感悟(最后部分)
作者坦言自己像汉代隐士禽庆、向长一样向往世外生活,但还放不下世俗牵绊。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他说"作佛好像也能试试",用"何骠骑"(汉代勇将)来形容自己追求佛法的决心,这种把修行比作打仗的比喻,显得既幽默又真诚。
全诗的魅力在于:
- 像游记一样真实可感,画面感极强
- 把对佛门的向往写得接地气,不故作高深
- 结尾的幽默比喻消解了宗教题材的严肃感,让人看到古人可爱的一面
- "云绕衣""溪裂檐"等创新比喻,展现诗人独特的观察力
(全诗用"寺-峰-云-溪-钟-佛"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既清净又生动的修行世界,让读者看到古人如何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