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龙州城傍晚的生动景象,充满烟火气与自由洒脱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像一幅水墨画:石头砌成的高耸城墙与层层叠叠的民居在暮色中融为一体,"百尺"与"万户"的对比凸显城池的雄伟与繁华。傍晚的雾气为画面蒙上朦胧美感,仿佛能闻到炊烟的味道。
后两句突然活泼起来:渔民们刚收网就迫不及待用鲜鱼换酒,这个细节展现当地人爽快的性格。最妙的是末句——月光洒满船舱,渔民们划着船放声歌唱,这个画面既有"满载而归"的满足感,又有"对酒当歌"的潇洒。明月、歌声、美酒三个元素碰撞,传递出无忧无虑的快乐。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宏伟的城池全景切换到热闹的市井特写,最后定格在波光粼粼的江面小船上。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边城生活的粗犷与诗意。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