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七年滨州渤海县刘平戍枣阳夜宿沙河虎啮之去其妻胡氏掣虎足呼七岁儿取刀刲虎出肠胃夫脱三日乃死

妇人见夫不见虎,上天下地孰予侮。
小儿见母不见刀,跃然赴手无咆哮。
恻隐乍见即如此,微而究之极生死。
共惟人人第一心,汝其毋二帝汝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元代滨州一位叫刘平的军人,在枣阳戍守时夜宿沙河,被老虎叼走。他妻子胡氏拼命拽住虎腿,让7岁儿子拿刀刺虎,最终剖开虎腹救出丈夫,可惜丈夫三天后还是伤重去世。

诗人用对比手法突出人性光辉:
1. "妇人见夫不见虎"——妻子眼里只有丈夫安危,完全忘记老虎可怕
2. "小儿见母不见刀"——孩子眼中只有母亲召唤,本能地拿起屠刀

这两句展现人在危急时刻爆发的惊人勇气。诗人进一步思考:这种舍命救亲的本能(恻隐之心),其实就是人性最珍贵的东西。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每个人生来都有这种善良本性,就像上天在监督我们保持初心。

全诗用白话讲就是:当至亲遇险时,弱女子敢拽虎腿,小孩子敢杀猛兽,这种本能的爱与勇气,正是人性最闪光的部分。诗人提醒我们,这种品质人人都有,千万别丢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