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晏观文画堂席上·般涉调)

檀槽碎响金丝拨。露湿浔阳江上月。不知商妇为谁愁,一曲行人留晚发。
画堂花入新声别。红蕊调高弹未彻。暗将深意语胶弦,长愿弦丝无断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音乐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音乐和情感的交织。

第一句“檀槽碎响金丝拨”,檀槽指的是琴弦上的小木块,金丝拨则是指演奏用的拨子。这里形容琴声清脆悦耳,像是在浔阳江边的月色下响起,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

第二句“露湿浔阳江上月”,进一步通过环境的渲染,增加了画面的氛围感。露水打湿了江边的月色,营造出一种凄清却又安宁的夜景。

第三句“不知商妇为谁愁,一曲行人留晚发”,这里的“商妇”指的是在江边等待商人的妻子,而“行人”则是即将出发的商人。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商妇为谁而愁?原来是一曲音乐让行人心生留恋,不愿离开。

第四句“画堂花入新声别”,这里的“画堂”指的是豪华的厅堂,“新声”则是指新创作的曲子。花色在这样的曲子中显得别有韵味。这里通过转场引入了音乐创作的场景。

第五句“红蕊调高弹未彻”,“红蕊”可能指演奏者手中的红色饰物,或者形象地比喻琴弦如红花。句意是说,调子调得很高,演奏还没有结束。这句诗表现了音乐的高亢和未尽的韵味。

最后一句“暗将深意语胶弦,长愿弦丝无断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这音乐能够传达深意,希望琴弦永远不断,象征着情感的永续和音乐的完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音乐三者巧妙结合,展现了音乐带给人们的情感共鸣和美的享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