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如长老请(住木平)

海印发光,昭然如日。
曾对大元圣主,默说不二法门。
默而说,说而默。
中兴大仰丛林,天下第一法窟。
见者是谁,石头古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用大白话来解读,讲的是昭如长老(一位高僧)的修行境界和影响力。

第一句“海印发光,昭然如日”: “海印”是佛教术语,比喻智慧像大海一样广阔无碍;“发光”指智慧的光芒;“昭然如日”是说他的智慧像太阳一样明亮,普照众生。意思是长老的修行境界极高,智慧通透。

“曾对大元圣主,默说不二法门”: 长老曾面对大元皇帝(可能指忽必烈),用“默说”的方式传授“不二法门”(佛教最高真理,超越对立分别的境界)。“默说”不是用语言,而是通过行动、气场或禅机让人领悟,说明长老的教化方式很高明。

“默而说,说而默”: 进一步强调长老的教学特点——不说话也能传法,说话时又蕴含深意,让人自己去悟。这是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风格。

“中兴大仰丛林,天下第一法窟”: 长老振兴了大仰山(可能是寺庙或修行地),让这里成为全国最顶尖的修行道场。“法窟”指佛法兴盛的地方,说明长老不仅自己修行高,还能带动整个佛教团体的发展。

最后两句“见者是谁,石头古佛”: 禅宗喜欢用机锋话,这里问“见者是谁”——谁能真正看透长老的境界?答案是“石头古佛”。石头象征不动、无分别的佛性,古佛指觉悟的祖师。意思是长老的境界已和佛一样,但普通人未必能看懂,只有悟道者才能明白。

整首诗的魅力: 1. 用形象比喻讲深奥道理:比如“海印”“日”“石头”,把抽象的佛法变得具体可感。 2. 突出长老的独特风格:他不用死板说教,而是用沉默、行动让人开悟。 3. 禅意浓厚:最后一句留下悬念,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见佛”,符合禅宗“不说破”的趣味。

简单说,这首诗赞美了一位智慧如太阳、教化方式高明、能振兴佛教的高僧,同时暗含禅宗的修行精髓——真正的佛法超越语言,要靠心去体会。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