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游•一春多雨峭寒,欲归未得

时节清明,依然峭寒帘户。
又尽日、如膏酥雨。
怪今年、曾不见紫红酣妩。
但梦里、长堤秉简,临水南陌,探芳盈路。
郁郁松楸,家山望中何许。
况值此、灰飞百五。
愿春迟,怜老病,心期仍阻。
洗倦耳、愁鹃向人啼罢,独倚画阑无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清明时节,诗人被困在阴雨连绵的异乡,想回家却回不去的愁闷心情。

上片开头就说清明本该暖和了,但屋里还是冷飕飕的,整天都在下着像油膏一样黏腻的雨。诗人纳闷:今年怎么看不到姹紫嫣红的花儿呢?只能在梦里回到家乡,走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上。这里用"紫红酣妩"形容本该盛开的春花,用"如膏酥雨"形容让人烦躁的连绵阴雨,对比很鲜明。

下片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望着远方郁郁葱葱的松树楸树(这些都是墓地常见的树),却看不到家乡在哪里。更何况现在正是寒食节("灰飞百五"指寒食禁火),更添愁绪。诗人希望春天慢点走,但又感叹自己年老多病,回家的心愿还是难以实现。最后听到杜鹃啼叫(古人认为杜鹃叫声像"不如归去"),只能独自靠在栏杆上默默发呆。

全词用阴雨天气烘托郁闷心情,用梦中鲜花反衬现实凄凉,最后用杜鹃啼叫点明思归主题。语言虽然含蓄,但情感非常真实,把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会有的思乡之情写得特别打动人。特别是"愿春迟,怜老病"这两句,既想留住春光,又感叹身不由己,读来特别心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