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读月宫寒黉词(二零零四年杭州作)

吟出花笺触齿寒。
月残人去倚栏干。
从来无奈是心酸。
一曲早莺啼梦破,半囊枯句说愁难。
空教揽得好湖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深夜读诗时的孤独与心酸,字里行间透着清冷寂寞的气息。

上阕(前四句)用"花笺触齿寒"的奇特比喻开场——明明是在读写在漂亮信纸上的诗词,却感觉字句像冰渣一样硌得牙齿发冷。这个反常的触觉描写,立刻营造出寒意森森的氛围。后两句交代背景:残缺的月亮照着空荡荡的楼台,读诗的人独自倚栏,心里翻涌着说不出的酸楚。

下阕(后三句)用两个精巧的对照深化愁绪。"早莺啼梦破"是清晨的生机,却惊破了夜读人的梦境;"枯句说愁难"指拼命写诗想排解忧愁,可掏空心思也只凑出半袋子干巴巴的句子。最后一句最妙:明明身处杭州这样的美景胜地("好湖山"),却只能徒劳地揽着这些山水,丝毫不能缓解内心的孤寂。

全词像一组蒙太奇镜头:寒夜读诗→倚栏望月→被鸟啼惊醒→对纸枯坐→呆看风景,每个画面都浸透着文人特有的、细腻而克制的忧伤。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身在美景中却更觉孤独"的矛盾感,就像现代人拿着手机刷遍朋友圈却依然空虚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