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昭君图
君不见汉道衰,宫女嫁胡儿。
胡汉和亲自高帝,以色媚人非远计。
遂令流患及子孙,内家又遣王昭君。
昭君本是巫山女,预恐娙娥妒云雨。
一入深宫长闭门,好梦何曾着人主。
宁期粉绘误婵娟,玉殿辞君君始怜。
空抱哀弦写幽怨,风沙万里向胡天。
胡天苍茫岁月促,夫死毡城更从俗。
一寸良心不自持,安用红颜美如玉。
画里传看出塞时,胡骑萧萧汉日低。
即此堪为中国叹,不唯青冢草萋萋。
现代解析
这首诗《题王昭君图》通过对王昭君的故事进行描绘,反映了古代帝王和王宫中的复杂情感与政治局势。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汉朝的兴衰
诗的前两句“君不见汉道昌,单于朝建章。君不见汉道衰,宫女嫁胡儿。”描述了汉朝由强盛变得衰败的过程。汉朝时,单于(匈奴的首领)都会来朝见皇帝,表示臣服。但后来,汉朝国力衰退,宫中的女子被送给了外族(胡儿),这反映了国家衰弱后,皇室被迫妥协的历史事实。
美色与政治
“胡汉和亲自高帝,以色媚人非远计。” 这句诗表明,高皇帝(即汉高祖刘邦)为了和亲,用美丽的人作为外交手段,但这也不是长远的计策。接下来,“遂令流患及子孙,内家又遣王昭君。”指出,通过这种手段带来的后果是波及后代,甚至派遣王昭君出嫁到异族。
王昭君的命运
“昭君本是巫山女,预恐娥妒云雨。一入深宫长闭门,好梦何曾着人主。”这几句话描述了王昭君的出身和她的命运。她虽然出身于巫山,但担心自己美丽的容貌会被月宫中的嫦娥(神话中的仙女)嫉妒,并且在深宫中永远看不到君主的面。这反映了她在宫廷中的孤独和凄凉。
出塞后的悲痛
“宁期粉绘误婵娟,玉殿辞君君始怜。空抱哀弦写幽怨,风沙万里向胡天。”诗中的王昭君本以为自己只是在画中被描绘,没想到最终真的出嫁到了异族,远离了宫廷。她带着哀伤的琴弦向胡天倾诉自己的悲痛。这表达了她对故乡和皇帝的思念及出嫁后的悲凉。
胡地生活与命运
“胡天苍茫岁月促,夫死毡城更从俗。一寸良心不自持,安用红颜美如玉。”王昭君在胡地的苍茫中生活,丈夫去世后,她不得不选择顺应当地风俗。她的一片赤诚之心无法坚持,美好的容颜也失去了它的价值。这反映了王昭君面对现实不得不妥协的无奈。
画中情景与历史感慨
“画里传看出塞时,胡骑萧萧汉日低。”最后一句指出,通过画作可以看到王昭君出塞时的情景,此时胡骑萧萧,汉日低沉,象征着汉朝的衰落和王昭君出塞的悲凉。这不仅仅是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历史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王昭君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情感和政治局势,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