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又略带感伤的夜晚劳作场景。
诗中的"绣床"指刺绣用的架子,"吉贝车"是纺棉花的工具。晚上灯火通明,姑娘们围坐在一起,纺车转动发出声响。屋里挤满了如花似玉的姐妹们,她们一边干活一边轻声哼唱着木鱼调(一种民间曲调),整个画面充满温情,又带着些许无奈。
诗人通过几个生动的细节:
1. "一灯明"和"夜有声"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呼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姊妹如花"的比喻既展现姑娘们的美丽,又暗示她们像花朵一样被禁锢在劳作中
3. "木鱼低唱"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心,既表现她们的勤劳(边干活边唱歌),又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最妙的是最后"不胜情"三个字,把姑娘们复杂的心绪都包含其中——有姐妹相伴的温馨,有劳作的辛苦,或许还有对未来的迷茫,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