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云门山》描绘了作者登山游览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联“十年游罢古招提,路入云门峻似梯”交代了背景:作者游览古寺十年后,终于来到云门山,山路陡峭如梯子。这里用“峻似梯”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山势的险峻。
颔联“秀气渐分秦望岭,寒身犹入若耶溪”写登山途中的景色变化:随着海拔升高,秀美的山色逐渐显现,仿佛与远处的秦望岭分开;而山间的溪流(若耶溪)则让人感到一丝寒意。这里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颈联“天开霁色澄千里,稻熟秋香互万畦”是诗中最美的两句:雨过天晴,天空澄澈,视野开阔;田野里稻谷成熟,香气弥漫。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千里”“万畦”)和通感(“秋香”),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秋日丰收图景。
尾联“多少灵踪待穷览,却愁回驭日平西”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山中还有许多美景没来得及欣赏,却担心太阳西斜,不得不返回。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是许多游客的共同感受。
整首诗以登山为线索,依次描写了山势、山色、天空、田野,最后抒发感慨,层次分明。诗人善于捕捉细节,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将云门山的壮美和秋日的丰收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热爱和留恋,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