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割肉行

松明孝妇两臂枯,刀痕溅血双模糊。
一救阿翁一奠夫,肌肤刲尽形容癯。
翁病不廖夫不起,儿命虽存顷刻耳。
捐躯不得且割身,以盏羹汤尽生死。
鬼神夜泣天为愁,病者旋愈死已休。
祇今七十获遐福,寿考百岁焉能酬。
臂瘢夜寒老泪湿,阶下儿孙早林立。
拖青曳紫共扶持,笑口聊开锦堂集。
君不见当时松明村,仓卒盗贼如云屯。
一开孝妇即却走,乡闾无恙鸡犬存。
此事流传咸叹息,立懦廉顽本奇特。
世上岂无枭獍与穷奇,解道平人不如贼。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孝妇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

故事梗概 一个孝顺的媳妇为了救公公和丈夫,割下自己的肉做药引(古代迷信认为亲人肉能治病)。她两条手臂布满刀疤,瘦得不成人形。可惜公公病没好,丈夫也去世了,她自己奄奄一息。但她的孝心感动天地,后来奇迹康复,活到七十多岁,儿孙满堂。最神奇的是,当强盗来村里抢劫时,听说她的孝行竟然主动退走,保全了整个村子。

核心亮点 1. 极端孝道的震撼 用"刀痕溅血""肌肤刲尽"这种血淋淋的描写,直观展现古代"割股疗亲"的残酷孝道。现代人可能觉得荒谬,但古人认为这是至孝。

2. 善有善报的因果 虽然治病没成功,但孝妇得到长寿福报(七十遐福),连强盗都被感动退散。这种"孝感天地"的设定,是古人推崇的道德榜样。

3. 对比讽刺 结尾说"平人不如贼"很犀利——连强盗都敬重孝道,某些衣冠禽兽(枭獍、穷奇指恶人)却不如强盗知廉耻。

现代启示 抛开割肉的极端行为,诗中强调的孝心、善良的感染力依然有价值。就像现在社会,真诚的品德依然能打动人心,甚至感化恶人。但也要理性看待,真正的孝顺不是自残,而是用心关爱家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