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友人姜泛一起拜访裴司马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
开头四句用"不记得鄱阳郡"这种故意说反话的方式,暗示自己其实是因为被贬官才来到这里。"白云心已矣"说自己的心境已经像白云一样超脱,但"沧海意如何"又带着一丝对未来的迷茫。
中间六句描绘了理想中的闲适生活:拄着藜杖修身养性,看石榴花陶冶性情;春风中骑马醉酒,月夜下江边垂钓唱歌。这些画面充满诗意,表现了作者想远离官场纷争、回归自然的心愿。
接着四句写拜访裴司马时的场景:走在长满青苔的官舍小路上,帽子碰触到藤蔓植物。远山终日可见,芳草萋萋中与友人相伴。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劝友人不要像屈原(灵均)那样因不得志而投江,让愁绪随着楚水漂流。这既是对友人的开导,也是对自己的宽慰,展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挫折时的从容态度。诗中"春风骑马醉,江月钓渔歌"等画面尤其生动,让人感受到简单生活的美好。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