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不听吾言,吾不损、君宁有益。
谁可向、砚田种玉,终当粉击。
万里长空归铁翼,一篇残简输花笔。
劝吾侪、东顾漫思家,家何惜。
身世事,抛千百。
艰危际,匡扶力。
竟优游于此,做三年客。
愧趁春流浮酒盏,耻看明月临离席。
指羹汤、洗耳倩君评,言无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的核心是表达一种倔强不屈的人生态度,以及面对困境时的自我抉择。全篇用直白的对话口吻展开,像是作者在和自己较劲,又像在劝诫他人。

上阕开头就摆出硬气姿态:"不听我的劝告,我不会有损失,但对你有什么好处?"接着用"砚田种玉"的比喻,暗指文人追求的理想终究会像玉器一样被击碎,暗示现实残酷。随后用"铁翼"(飞机)和"花笔"(华丽文采)对比,突出实干与虚文的差距,劝人不要沉溺思乡之情。

下阕展现更决绝的态度:把个人得失全部抛开,在危难时要尽匡扶之力。但现实却是自己在此地闲居三年,对此感到惭愧——以酒消遣春光可耻,面对离别宴席也羞于赏月。最后用"羹汤洗耳"的夸张动作,表示要洗净耳朵听真话,强调自己只接受直言不讳的批评。

全词魅力在于两种力量的拉扯:一边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热血,一边是现实困境中的无奈。作者用"铁翼""粉击"等现代意象打破传统词作的婉约,用"洗耳评羹"等生活化场景增强感染力,最终塑造出一个宁折不弯、拒绝虚伪的硬汉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