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牧民族小男孩的勇猛形象,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豪迈气概。
前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了一个五岁小男孩的骑术:他像成年人一样骑着羊在边境地带(区脱指边境哨所)自由穿梭,翻身动作灵活得像飞鸟躲开老鼠,速度快得像大雁飞翔。这里用"五岁儿"与高超骑术的强烈反差,突出游牧民族孩子从小培养的彪悍。
中间两句解释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像农耕民族定居一处(土著),而是逐水草而居,无论水草丰美还是匮乏(丰凶)都随遇而安。这种生存方式造就了他们坚韧的性格。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打败这样的游牧民族(一战那足平)谈何容易,要像东汉窦宪将军那样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勒功)才算真正平定。这里用历史典故暗示边塞战争的艰巨,反衬出前文小男孩形象代表的民族战斗力。
全诗通过孩童形象以小见大,用轻松笔调写沉重主题,在展现边塞风情的同时,也暗含对战争代价的思考。语言简练但画面感强,五岁骑羊的生动描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