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巢
太古有积雪,不在西蜀西。
西蜀之西云山远,斲冰千仞难攀跻。
岂如界溪之上肃侯宇?虚室生白皦于楮。
正犹积雪太古前,表里空明堪中处。
其处其谁世寡俦,纯净不涅缁尘羞。
素履恒因积后见,冰潢夜转银潢流。
遂疑巢居葛天氏,不在木末并山头。
三辰惜明启牖户,九霄排云达遥路。
吴天月明日将曙,铜盘盛得金茎露。
借问脩梁初举时,见者喜气盈芝眉。
巢成定产九苞凤,我老为赋卷阿诗。
西蜀之西云山远,斲冰千仞难攀跻。
岂如界溪之上肃侯宇?虚室生白皦于楮。
正犹积雪太古前,表里空明堪中处。
其处其谁世寡俦,纯净不涅缁尘羞。
素履恒因积后见,冰潢夜转银潢流。
遂疑巢居葛天氏,不在木末并山头。
三辰惜明启牖户,九霄排云达遥路。
吴天月明日将曙,铜盘盛得金茎露。
借问脩梁初举时,见者喜气盈芝眉。
巢成定产九苞凤,我老为赋卷阿诗。
现代解析
这首《雪巢》描绘了一个纯净高洁的理想居所,通过"雪"的意象传递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用对比手法,说真正的"太古积雪"不在遥远的蜀地高山,而在眼前这座名为"雪巢"的建筑里。这里用"斲冰千仞"形容蜀山险峻难攀,反衬出雪巢虽是人造却同样具有冰雪般纯净的特质。
2.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雪巢的特点:墙壁像积雪般洁白通透("虚室生白皦于楮"),居住其中如同置身远古冰雪世界("正犹积雪太古前")。这里用"素履""冰潢"等意象,暗示主人品格如冰雪般高洁,不受世俗污染。
3. 最后将雪巢比作上古隐士的居所,想象这里会引来凤凰("巢成定产九苞凤")。"铜盘盛露"的典故暗指这是仙境般的存在,而结尾的"卷阿诗"典故则表达了对主人德行的赞美。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 将建筑与自然冰雪完美融合,创造出一个既真实又超然的意境
- 通过层层比喻(冰雪、银河、仙境),把普通房屋升华成精神象征
- 在赞美建筑的同时,更是在歌颂主人冰清玉洁的品格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积雪""银潢""九苞凤"等优美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真正的"高贵"不在于外在华丽,而在于内在的纯净无瑕。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