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

一再官锦城,咫尺望琳宫。
未始得得来,正望(文类卷五作堕)役役中。
今朝弄晴雨,策蹇随春风。
颇爱意象古,停骖小从容。
缥缈百尺台,突起凌半空。
凭栏俯修竹,决眦明孤鸿。
信哉神仙宅,不受尘垢蒙。
稽首五千言,众妙一以通。
静观万物复,岂假九转功。
区区立训诂,亦哂河上公。
痴人慕羽化,心外求鸿濛。
要附(文类作骑)白鹤背,往访青羊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览青羊宫的所见所感,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说自己在成都当官时,青羊宫近在咫尺却总没空去,整天被公务缠身。今天趁着雨后初晴,骑着毛驴沐浴春风终于来了。他特别喜欢这里古朴的氛围,忍不住停下马车细细观赏。

接着描写眼前景象:百尺高的楼台仿佛悬在半空,靠着栏杆能看到修长的竹子,抬头望见孤飞的鸿雁。作者感叹这里真是神仙住的地方,纤尘不染。他对着《道德经》行礼,突然领悟到"万物循环"的深意——真正的修行不在于炼丹服药(九转功),而在于自然感悟。

最后调侃了两种人:一种是死抠字句解释经典的学者(像汉代河上公那样注释《道德经》),一种是整天幻想骑鹤飞升的求仙者。作者认为他们都没抓住修行的本质——真正的"道"就在当下的感悟中,何必向外苦苦追寻?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春游写成精神觉醒之旅:从忙碌公务中抽身,在古刹春风里突然参透生命真谛。用看竹子、望飞鸿这些日常画面,代替玄奥的修仙术语,告诉我们"道法自然"的朴素真理。

何耕

(1127—1183)宋汉州绵竹人,占籍德阳,字道夫,号怡庵。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类试第一。累擢嘉州守,有惠政,与何逢原、孙松寿、宋诲号四循良。孝宗淳熙中历户部郎中、国子祭酒,出知潼川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