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夜的心灵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前四句写景抒情 "通明殿"和"白玉楼"用天上的宫殿比喻皎洁的月光,营造出澄澈空明的中秋夜景。"幽人"指孤独的诗人,在这美好的夜晚,他完全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这里既有对月色的赞美,也暗含着一丝独处的寂寞。
2. 中间四句讲心境转变 "念念"指各种杂念,"尘尘"比喻世俗烦恼。诗人说不再纠结于这些,而是让它们自然消散。这种放下执念的态度,让他的忧愁像冰一样融化,感觉自己就像漂浮在天地间的一叶小舟,与自然融为一体。
3. 整体意境 全诗通过月光、小舟等意象,展现了一个人从孤独到豁达的心路历程。中秋本是团圆节,诗人虽独自赏月,却通过放下烦恼,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最后"天地一虚舟"的比喻尤其精彩,既写出渺小感,也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开阔胸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自然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当我们放下执念,就能在孤独中找到宁静,在局限中看见无限。就像中秋的月光,既能照亮天地,也能照进每个人的心里。
朱昱
朱昱,胜非孙(《宋史》卷二○三)。有《懒轩集》(《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四四),已佚。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