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春试后小病数日始起,至小园行散,红雨霏夕,绿阴酿寒,怨别伤春,益增无俚
春逐莺归,人如蝶瘦,匆匆负了流年。药炉香静,扶病到花前。
门掩东风人去,这残红、还有谁怜。剩垂柳、恹恹似我,和雪压秋千。
深闺当此夕,红帘押月,紫佩横烟。想灯屏、扶枕愁听啼鹃。
千万今宵早睡,好相寻、梦里凭肩。可能倩、胭脂将泪,飞向那人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病后初愈的女子在暮春时分的感伤。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感极强的暮春景象 开篇用"春逐莺归"点明时节——春天随着黄莺飞走而离去。病人眼中看到的是凋零的花瓣(红雨)、渐浓的绿荫,这些景物都带着寒意。最动人的是"和雪压秋千"这个画面,把柳絮比作雪,压在无人玩耍的秋千上,暗示着孤独。
2. 双线并行的情感表达 上片写实:病人勉强走到花园,看到残花无人怜惜,感觉自己就像垂柳般无精打采。下片转入想象:猜想此刻深闺中的恋人,应该也正对着月光轻烟辗转难眠,听着杜鹃哀鸣。这种虚实交织的写法,让思念更有层次。
3. 充满现代感的细节 "千万今宵早睡"这句特别有意思,像是现代人发微信说"今晚早点睡",其实暗含期待——希望梦中相见。最后"用胭脂把眼泪寄给远方的人"这个想象既浪漫又心酸,把无法传递的思念具象化了。
全词妙在把病中人的敏感、春日将尽的惆怅、异地相思的苦楚,都用日常可见的景物自然流露出来。特别是"人如蝶瘦"这个比喻,既说身体消瘦,又暗示像蝴蝶般为情所困,一语双关非常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