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徐州戏马台

落日彭城西,过此戏马台。
荒垣与败堑,历历皆蒿莱。
忆昔楚王籍,仗剑江东来。
百战争中原,叱咤声若雷。
汉王揽群策,楚王轻群材。
淮阴既先亡,亚父亦见猜。
譬如鹰隼飞,羽翼先剪裁。
区区习马足,何以定九垓。
莫云气盖世,此气亦易衰。
莫云力拔山,此力亦易摧。
汉营星月高,四面楚声哀。
起饮泣帐下,毋乃徒为哉。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徐州戏马台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和项羽的悲剧命运,探讨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局限性。

开篇用"荒垣败堑""蒿莱丛生"的破败景象,引出曾经辉煌的戏马台。这里曾是项羽练兵的地方,如今只剩废墟,自然过渡到对项羽的回忆。

中间用"仗剑江东""叱咤如雷"等生动描写,展现项羽初期的英雄气概。但随即指出他的致命弱点:不重用人才(轻群材)、猜忌谋士(亚父见猜)。诗人用"剪裁羽翼"比喻项羽自断臂膀,用"习马足"讽刺他只会逞匹夫之勇。

最后通过"气易衰""力易摧"的对比,揭示单纯依靠个人勇武的不可持续性。"四面楚歌""帐下泣饮"的经典场景,生动呈现英雄末路的凄凉。结尾"毋乃徒为哉"的反问,点明全诗主旨:单靠个人勇力终究难成大事。

全诗用通俗的比喻(如鹰隼折翼)、鲜明的对比(项羽刘邦的用人差异)、以及"气盖世""力拔山"等化用典故的手法,让读者在历史沧桑感中,自然领悟到团队协作比个人英雄更重要的道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