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其二

紫橐光先烈,青衫拾世科。
家声今益振,母训昔应多。
方听焚舟誓,俄闻鼓缶歌。
定非孙与祖,一战一言和。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讲述了一位母亲对家族的重要影响。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家族荣耀:母亲留下的紫色官印袋(紫橐)闪耀着先辈功绩,而父亲当年只是穿着普通青衫的读书人。如今家族声望越来越高(家声今益振),这都要归功于母亲往日的严格教导(母训昔应多)。

后四句突然转折,用战争比喻生死:刚听到母亲像将军焚船断后路般坚定的誓言(暗指母亲与病痛抗争),转眼却传来击缶的丧歌。最后两句点明生死较量的本质——这不是祖孙之间可以商量的小矛盾(定非孙与祖),而是必须决出胜负的生死之战(一战一言和)。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母亲比作战场统帅,既展现她教导子女时的威严,又暗喻她面对死亡时的英勇。通过"焚舟誓"这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变形),把普通母亲的离世写得如同壮烈战役,让读者感受到子女对母亲刚强品格的崇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