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重九)时的秋日感怀,主题是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和离别相思。
上片(前五句)描绘秋景:
开头用"归雁一声"勾起回忆,大雁的叫声让作者想起故人。"嫩橘和霜剖"是重阳节习俗——吃新摘的橘子。后三句写深秋的萧瑟:风景让人伤感,秋风带着寒意,尤其是深秋时节更觉凄凉。
下片(后五句)抒发感慨:
"知道明年还健否"是核心句,用直白的口语表达对生命无常的忧虑。既然不知道明年是否还在人世,不如现在痛快地喝菊花酒(重阳节传统)。最后三句更细腻:别说菊花不必开放,因为万一赏花时,会想起那个因思念而消瘦的离人(可能是逝去的亲友或远方的爱人)。
全词魅力在于:
1. 用节日习俗(吃橘、赏菊)带出深沉的人生感慨
2. "知道明年还健否"这种大白话特别打动人,像现代人也会说的心里话
3. 结尾转折巧妙,表面说不看花,实际是怕触景生情,展现矛盾心理
4. 通篇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却道尽人间常态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