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歌送唐仲秩
高台不知数,台边千万树。
萦堤夹岸相映新,摇曳朱门翳美人。
翠楼丝丝争媚日,黄鹂树树学啼春。
啼春不住高下飞,金梭乱掷流黄机。
又如织女机初断,千丝万丝分历乱。
旋作东郊一片阴,雨中浅浅烟中深。
迤逦青绡合步障,缠绵缕带结同心。
青绡步障大道傍,同心缕带春风香。
佳人玉笛青楼远,公子金羁白日长。
旗亭百座空中晓,嫩叶柔枝亘缭绕。
碧玉蛾眉怎斗妍,小蛮腰肢徒袅袅。
君不见楚王宫里花盈盈,千容万态学未成。
春心不死怨犹在,只今尽逐东风生。
灞陵桥,章台路,异代风流那得顾。
章台旧日花如雪,灞陵古来多送别。
眼前景物不得将,何以赠君天一方。
好向枝头惜春色,莫待伤心秋草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二月春天的美景,以及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开头两句“江南二月时,杨柳绿华滋”,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江南二月时节,杨柳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里的“绿华滋”形象地表达了杨柳繁茂的景象。
接着,“高台不知数,台边千万树”,诗人描述了高台上不知有多少棵杨柳,它们围绕着堤岸,相互映衬,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里的“高台”可能指的是贵族或官员的府邸,而“千万树”则表现了杨柳的繁茂。
“萦堤夹岸相映新,摇曳朱门翳美人”,诗人描绘了杨柳环绕着堤岸,与朱红色的门楼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朱门”指的是富贵人家,而“美人”则可能是指那些居住在朱门中的美女。
“翠楼丝丝争媚日,黄鹂树树学啼春”,诗人用“翠楼”和“黄鹂”来描绘春天的美景,翠绿的楼阁与阳光相互辉映,黄鹂在树间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学春天的声音。
接下来,“啼春不住高下飞,金梭乱掷流黄机”,诗人用“啼春”来形容黄鹂的鸣叫,而“金梭”和“流黄机”则形象地描绘了黄鹂鸣叫的声音。
“又如织女机初断,千丝万丝分历乱”,诗人用织女织布的场景来比喻黄鹂的鸣叫,形象地表达了黄鹂鸣叫的悦耳动听。
“旋作东郊一片阴,雨中浅浅烟中深”,诗人描绘了春天细雨中的景色,雨中的杨柳更加显得柔美。
“迤逦青绡合步障,缠绵缕带结同心”,诗人用“青绡”和“缕带”来形容杨柳的柔美,仿佛它们在相互缠绕,结成同心。
“青绡步障大道傍,同心缕带春风香”,诗人再次描绘了杨柳的柔美,以及春风中散发出的清香。
“佳人玉笛青楼远,公子金羁白日长”,诗人用“佳人”和“公子”来形容那些居住在青楼和骑马出行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
“旗亭百座空中晓,嫩叶柔枝亘缭绕”,诗人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色,旗亭和嫩叶、柔枝相互缠绕,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碧玉蛾眉怎斗妍,小蛮腰肢徒袅袅”,诗人用“碧玉蛾眉”和“小蛮腰肢”来形容美女的美丽,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
“君不见楚王宫里花盈盈,千容万态学未成”,诗人用楚王宫中的花朵来比喻美女,表达了对她们美丽多姿的赞美。
“春心不死怨犹在,只今尽逐东风生”,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灞陵桥,章台路,异代风流那得顾”,诗人用灞陵桥和章台路来比喻过去的风流人物,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
“章台旧日花如雪,灞陵古来多送别”,诗人再次描绘了灞陵桥和章台路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眼前景物不得将,何以赠君天一方”,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想要将眼前美景赠予友人的愿望。
最后,“好向枝头惜春色,莫待伤心秋草黄”,诗人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等到秋天草黄时才后悔。
总之,这首诗以江南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描绘杨柳、黄鹂、美女等形象,诗人将春天的美景和友情融为一体,展现了诗的精髓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