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 其一

鹰鳣肆虐鹡鸰悲,急难翻为投杵疑。
千古覆盆怨黑狱,十年遇雨出明夷。
肝肠诉尽彝伦植,寿域筹添天地知。
只恐观风编不到,短毫聊为写新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核心是弟弟甄邦圣为蒙冤的哥哥伸张正义,最终得到上天眷顾的传奇经历。

前四句讲冤案始末:开篇用"鹰鳣"比喻恶势力横行,用"鹡鸰"象征兄弟情深。弟弟为兄申冤反被诬陷,就像古代"投杵"典故中好心反被怀疑的处境。哥哥像被扣在黑暗盆底般含冤十年,直到真相大白才重见天日。

中间四句写善有善报:弟弟用十年时间坚持申诉,维护了人间正道(彝伦)。在他重病时,玄天上帝托梦称他为"义士",并赐予12年阳寿。此后家道逐渐兴旺,作者认为这是上天的嘉奖。

最后两句表达创作动机:诗人担心官府编撰地方志时会遗漏这个感人事迹,所以特意写诗记录。全诗通过"黑狱/明夷""怨/赐"等对比,展现了正义虽会迟到但永不缺席的主题,传递出"善恶有报"的传统价值观。

诗中巧妙运用"鹡鸰""投杵"等典故,将个人遭遇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寓言。病中得神启的情节既增添传奇色彩,又强化了道德教化的力量,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传统道德观中"天理昭昭"的震撼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