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舟夜

珠江倏别两经秋,流水年光去莫留。
对酒几时寻旧约,有怀何处凭高楼。
音书怪彼鳞鸿杳,胶漆于谁意气投。
剪烛坐残良夜永,无穷乡思一孤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苍梧(今广西梧州)夜晚的船上,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

第一句说离开珠江已经两年了,时间像流水一样抓不住。这里用"倏别"(突然分别)和"流水"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时间飞逝的无奈。

第二句写想和故人喝酒叙旧,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登高望远。这里"高楼"在古代常指思念远方的地方,表达了一种无处排解孤独的感觉。

第三句抱怨书信太少("鳞鸿"指代书信),问这世上还有谁能像胶漆那样和自己意气相投。用"胶漆"比喻朋友间的亲密,很形象。

最后一句最动人:诗人剪着烛花坐了一整夜,在这艘孤零零的小船上,思乡之情无穷无尽。"剪烛"这个细节特别生活化,让读者仿佛看到诗人深夜独坐的画面。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和你聊天一样自然。它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流水""孤舟"这些常见意象,道出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思乡之情
2. "剪烛坐残"这样的生活细节,让抽象的情感变得真实可感
3. 最后"一孤舟"的画面,把漂泊的孤独感定格成永恒

这种朴素真挚的情感,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