矻矻何所思

矻矻何所思,一默照群妄。
门外风雨深,山鸟亦不访。
有书足遮眼,寤寐古人样。
菜根清苦趣,木朽支离状。
深衣持夜香,往往禦烟瘴。
矫首知己贤,大有苍生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自守、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写独居生活的状态:主人公终日默默劳作("矻矻"形容勤劳),用沉默应对世间虚妄。门外风雨交加,连山鸟都不来造访,凸显环境的孤寂。这里"群妄"暗指世俗的纷扰,而主人公选择用沉默来保持内心清明。

中间四句描写简朴生活:有书可读就足够打发时间,睡觉时都模仿古人的样子。吃着清淡的菜根体味清苦之趣,像枯木一样保持自然本真的状态。"古人样"和"菜根"都是安贫乐道的象征,说明主人公追求精神富足而非物质享受。

后四句升华主题:穿着宽大衣服("深衣")在夜晚焚香,用香气抵御瘴气(象征浊世污染)。抬头看见志同道合的贤者,内心升起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真正的隐士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在独善其身的同时,始终心怀天下。

全诗妙在将平凡的日常生活(读书、吃饭、穿衣)都赋予精神意义,展现了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语言看似平淡,却像菜根一样越嚼越有味,把清贫生活写出了高雅境界。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