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闷 咏钱
阿堵堪怜,蚨化蝶飞,何处铜山又起。
笑羞涩空囊,尽留生计。
试唤沈郎起舞,早暗掷榆阴纷纷坠。
清明过了,闲分白打,那家犹意。
芳市。
数来姹女,漫幕分明,选时曾记。
便本草尝来,也多情味。
一自摇空扑满,最怕见、开元销魂字。
莫更逞、夷甫清谈,十万买山谁寄(唐张说有《钱本草》。)。
笑羞涩空囊,尽留生计。
试唤沈郎起舞,早暗掷榆阴纷纷坠。
清明过了,闲分白打,那家犹意。
芳市。
数来姹女,漫幕分明,选时曾记。
便本草尝来,也多情味。
一自摇空扑满,最怕见、开元销魂字。
莫更逞、夷甫清谈,十万买山谁寄(唐张说有《钱本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钱"为主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典故,揭示了金钱在世俗生活中的矛盾魅力。
上阕开篇用"阿堵"(钱的别称)和"蚨化蝶"(传说青蚨虫能招钱)的典故,描写金钱既可爱又难以捉摸的特性。"铜山"指汉代邓通铸钱的故事,暗示金钱源源不断的诱惑力。接着用"羞涩空囊"的窘迫对比"沈郎钱"(南朝沈充铸的小钱)散落的场景,展现金钱对生活的支配力。最后用"清明分白打"(古时清明打钱戏)的习俗,暗讽世人追逐金钱的盲目。
下阕转入市井场景。"姹女"(少女)数钱的细节,暗示金钱对普通人的吸引力。引用唐代张说《钱本草》的典故,将金钱比作药材,既治病又可能中毒。"扑满"(存钱罐)被摇空的描写,带出"开元通宝"钱币引发的怅惘。结尾用东晋王夷甫清高不谈钱却要"十万买山"的典故,讽刺文人雅士也难以超脱金钱的束缚。
全词通过一系列与钱相关的历史典故和生活场景,展现了金钱既维系生计又腐蚀人心的双重性。语言俏皮中带着犀利,既有对世态的观察,也暗含对拜金风气的批判,读来令人会心一笑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