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其五 夏夕无寐,茫茫交集,辄韵语写之,不求文也。五首
江上忆呜榔。
杜宇声中过夏长。
回首敬亭浓翠里,苍茫。
白苎何人劝一觞。
西子好湖光。
十里荷花绕画塘。
记得吴山观落日,悲凉。
呜咽寒潮势未降。
杜宇声中过夏长。
回首敬亭浓翠里,苍茫。
白苎何人劝一觞。
西子好湖光。
十里荷花绕画塘。
记得吴山观落日,悲凉。
呜咽寒潮势未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夏天夜晚睡不着,思绪万千,于是用文字记录下心情。全篇围绕"回忆"展开,情感在美景与哀愁间起伏。
上片(前五句): 开篇就想起江上捕鱼时敲船舷的声音(呜榔),在杜鹃啼叫声中度过漫长夏日。回头看敬亭山那片浓绿,只觉天地苍茫,不知有谁能一起喝酒聊天。这里用声音(榔声、杜鹃)和颜色(浓翠)勾起回忆,透露出孤独感。
下片(后五句): 突然转到西湖美景,十里荷塘如画般环绕。但紧接着想起曾在杭州吴山看落日的情景,当时只觉得满心悲凉。结尾又回到开篇的"呜"字,说钱塘江的潮声像在呜咽,浪潮汹涌未退。这里用美景反衬愁绪,潮声的"呜咽"其实是作者心情写照。
全词特点: 1. 像电影镜头切换,从江上到敬亭山,再到西湖、吴山,最后定格在潮水 2. 用声音贯穿全篇(榔声、杜鹃、潮声),形成情感线索 3. 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所有景物都带着作者的情绪滤镜 4. "悲凉""呜咽"等词直接点明心情,与美景形成反差
作者通过夏日回忆,表达了一种无法排遣的孤独和惆怅。美景依旧,但物是人非,就像那永不退去的潮水,愁绪也始终萦绕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