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吴门道院弥罗阁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壮阔的景色和超脱的心境。
首联"飞阁层霄迥独攀,凌虚凭眺俯人寰"写诗人独自登上高耸入云的楼阁,从高空俯瞰人间。这里用"飞阁""层霄"形容楼阁极高,仿佛与天相接,"独攀"二字透露出一种孤高之感。
颔联"金铺昼暝栖云雾,碧落风轻礼佩环"继续描写高处的景象:阳光下的楼阁被云雾笼罩,清风吹拂着佩饰发出声响。"金铺"指阳光照耀的楼阁,"碧落"指蓝天,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颈联"槛外天低吴苑树,窗中人倚洞庭山"是写景的精华。从栏杆外望去,远处的树木仿佛与天相接;倚窗而立,能看到洞庭山的景色。这两句通过空间感的营造,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
尾联"花洲锦缆知何处,千里毗陵一夜还"转入抒情。诗人望着远处的花洲(可能指繁华之地),感叹不知游船在何处,而千里之外的毗陵(今常州)仿佛一夜就能到达。这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暗含超脱尘世、心游物外的意境。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将实景与想象结合,既有对壮丽景色的描绘,又表达了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站在高处,既看到了真实的山水树木,又联想到远方的景象,最终归结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洒脱。诗中"飞阁""碧落"等意象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独攀""一夜还"则体现了诗人孤高而又向往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