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镜

楼上秦时镜,千秋独有名。菱花寒不落,冰质夏长清。
龙在形难掩,人来胆易呈。升台宜远照,开匣乍藏明。
皎色新磨出,圆规旧铸成。愁容如可鉴,当欲拂尘缨。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面古镜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镜子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同时暗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先点明这面"秦时镜"的历史价值——历经千年仍享有盛名。用"菱花"形容镜面花纹,说它像冰一样夏天也保持清凉,既写出镜子的精美质地,又暗示其历经沧桑而不改本色的特质。

中间四句通过"龙形难掩"与"人胆易呈"的对比,生动展现了镜子的神奇:它能照出隐藏的龙纹,也能让人内心的胆怯无所遁形。诗人说打开镜匣时光芒乍现,登上高台更适合远照,暗示这面镜子既能洞察细微,又能远观全局。

后四句转向镜子的制作工艺,用"皎色新磨"形容它光洁如新,"圆规旧铸"点明其古朴造型。最后两句最富深意:当愁容映照在镜中时,诗人想用这面古镜来拂去衣冠上的尘埃,暗示人应该以史为镜,涤荡心灵的尘埃。

全诗妙在将实物描写与象征意义自然融合。表面写镜子的物理特性,实则寄托了"以古鉴今"的深刻思考——历史就像这面明镜,既能照见表象,也能揭示本质,提醒人们保持自省。诗中"寒不落"与"夏长清"的对比,"形难掩"与"胆易呈"的对照,都让这面古镜的形象既具体可感又意味深长。

张佐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中曾应进士试。事迹见《文苑英华》卷一八九省试州府试诗。《全唐诗》存诗2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