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满则思溢,高则思危,率土同声,知公长者;
澄之不清,挠之不浊,铸金以事,其在斯人。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简单有力的语言,高度评价了张百熙的品德和功绩。我们可以分两部分来理解:

上联讲张百熙的处世智慧: 1. "满则思溢"就像说"杯子满了就要想着分给别人",体现他功成名就时仍保持谦逊,懂得分享。 2. "高则思危"如同"站在高处会想到防跌倒",表现他身居高位仍保持清醒,懂得居安思危。 3. "率土同声"是说全国上下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他,证明他是公认的德高望重之人。

下联赞张百熙的人格力量: 1. "澄之不清"像说"再清澈的水也测不出他思想的深度",形容他思想深邃难以看透。 2. "挠之不浊"好比"怎么搅动都不会浑浊",比喻他品格坚定不受外界干扰。 3. "铸金以事"用"用金子铸像纪念"的比喻,说明他的功绩值得被永久铭记。

全联通过水与金的比喻,塑造了一个思想深邃、品格高洁、功勋卓著的贤者形象。最打动人的是,它用日常可见的事物(水杯、金子)作比,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逝者"既智慧又正直"的双重魅力,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