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廷献西轩

故家孙子庙堂珍,斗室萧然寄此身。
竹色清含三径晓,鸟声啼送一帘春。
琴中风月常无恙,画里江山自有神。
近已攀龙霄汉上,梦魂犹恋水云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出身名门、却甘居简朴的文人生活,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泊名利又心系家国的情怀。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明明是可以做高官的世家子弟("庙堂珍"),却选择住在简陋的西轩("斗室")。就像现在有人放弃高薪工作去隐居,突显主人公不慕荣利的品格。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活细节展现诗意栖居:清晨竹林掩映小路(像都市人向往的田园生活),鸟鸣伴着春色透入帘内(自然闹钟);弹琴时与风月相伴(文艺爱好),赏画时感受江山神韵(艺术享受)。这些画面共同构成古代文人的"理想生活样板间"。

结尾最妙:虽然已经当上大官("攀龙"),梦里却还惦记着水云间的闲适生活。就像现代人加班时怀念度假时光,暗含"身在朝堂心在江湖"的矛盾心理。最后用"水云津"这个意象收尾,让整首诗在云水朦胧的余韵中结束,留下想象空间。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vlog,镜头从简陋房屋转到竹林春鸟,从琴桌移到画轴,最后拉远到梦境,在40个字里完成了一场诗意生活的沉浸式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