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青条绿叶。结起蓬瀛连万叠。风引飘飘。下有红波引六鳌。
五城烟敛。剪碎彩云红点点。帖在山腰。旁有斑斑雪未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减字木兰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我们来一点一点地理解它。

首先,诗人用“青条绿叶”来描绘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像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翠绿的叶子,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接着,“结起蓬瀛连万叠”中的“蓬瀛”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诗人通过这个词表达了这片山水宛如仙境般的美景,层层叠叠,美得仿佛连接了无数的仙岛。

“风引飘飘”表现了风吹过的样子,这里的“飘飘”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仿佛是风吹得山水中的雾气缭绕,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下有红波引六鳌”中的“红波”可能是比喻山水的美丽波光,“六鳌”是传说中的神兽,这里的描绘又把景色描绘得更加奇幻、美妙。

“五城烟敛”描述了城市中烟雾散去后的宁静,好像城市被一层轻纱笼罩,随后慢慢散开,露出了它的真容。

“剪碎彩云红点点”中,“剪碎”是比喻烟雾散去,彩云被剪得零零碎碎,好像天空中飘散着红色的碎片,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

“帖在山腰”的“帖”字在这里用得巧妙,像是把彩云轻轻贴在山腰上,显得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

最后,“旁有斑斑雪未消”描绘了山腰旁还残留着未融化的雪,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寒冷、清秀。

总之,这首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画,既美得如梦如幻,又充满了生机和宁静,给人一种置身于仙境的错觉。

仲殊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