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① 其一

中心横大江,两面叠青嶂。
江山相夹閒,何人事吟放。
半鐏岸帻坐,永日开舲望。
孤棹已夷犹,数峰更清尚。
危影倒波底,凝岚浮水上。
鸣鹭答猿啼,樵歌应渔唱。
并生泉石心,堪愧庸俗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嘉陵江上泛舟的宁静画卷,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开头四句勾勒出壮阔的江景:大江横贯中央,两岸青山叠嶂。在这山水相夹的天然画卷中,诗人感叹:有谁像我这样懂得在此吟诗抒怀呢?这里既展现了江山的雄浑气势,又流露出诗人与众不同的高雅情趣。

中间六句是细腻的景物描写:诗人斜戴头巾,手持酒杯,整日开着船窗远眺。孤舟在江上悠然飘荡,远处山峰清秀挺拔。山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雾气像凝固般漂浮在水面。这些画面由近及远,动静结合,将江上泛舟的闲适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通过声音和感悟深化意境:白鹭的鸣叫与猿啼相互应和,樵夫的歌声与渔夫的唱和此起彼伏。面对这样的山水美景,诗人感到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不禁为世俗之人的庸碌生活感到惭愧。

全诗通过视觉、听觉的多角度描写,展现了嘉陵江的秀美风光,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超脱尘俗的理想追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人在舟中,舟在江上,江在群山怀抱中,而这一切又都融入了诗人的诗情画意里。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