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

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径雪中微。松阴绕院鹤相对,
山色满楼人未归。尽日独思风驭返,寥天几望野云飞。
凭高目断无消息,自醉自吟愁落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去玉真观拜访赵尊师(一位道士),却没遇到人的怅然心情。全诗通过环境烘托和内心独白,把"寻人不遇"的失落感写得细腻动人。

前四句用画面感极强的场景交代背景:道士白天关着门(说明不在家),林中小路被薄雪覆盖显得朦胧。院子里松树投下阴影,鹤在悠闲踱步(以鹤的闲适反衬人的焦急),山色映满小楼却等不到主人归来。这些景物看似平常,却处处暗示"人不在"的寂寥。

后四句转入心理描写:诗人整天幻想着仙人驾风归来("风驭"指道士乘风的仙家做派),多次眺望天空却只看到野云飘过。站在高处望眼欲穿,最终只能借酒消愁,独自吟诗排遣,连夕阳都仿佛带着愁绪。这里用"独思""几望""目断"等词,层层递进地表现等待的焦灼到绝望的过程。

最妙的是结尾的"自醉自吟"——没人对饮就自己喝,没人唱和就自己吟,这种强撑的洒脱反而更凸显孤独。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雪中小径推到紧闭的道观门,再切换到空荡荡的院落,最后定格在夕阳下独酌的诗人,让读者也跟着体会到了那种乘兴而来、怅然而返的心情。

姚鹄

姚鹄,字居云。蜀中(四川中部)人。诗人。姚鹄(hú)早年时期隐居蜀中,经常出入当时好士公卿之席幕。于会昌三年(843)经宰相李德裕的推荐,进士及第。咸通十一年(870),姚鹄累官至江南东道台州刺史。姚鹄工诗善文,元代人辛文房谓姚鹄“吏材文价,俱不甚超。”《唐才子传》,然而故震亨却称赞其诗为“清泼而不可多得”《唐音癸签》。姚鹄留诗词共三十七首。

0